• 论坛首页
  • 我的丁香客
  • 找人
    查找好友
  • 更多
    丁香园
    丁香通
    丁香人才
    丁香会议
    丁香搜索
    丁香医生
    丁香无线
    丁香导航
    丁当铺
    文献求助
    医药数据库
    丁香诊所
    来问医生
登录 注册

循证医学

关注今日:6 | 主题:193477
论坛首页  >  循证医学与临床运用讨论版   >  循证方法学
  • 发帖
    每发1个新帖
    可以获得0.5个丁当奖励
  • 回帖

分享到:

  • 微信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• 微博
  • 丁香客
  • 复制网址

怎么区分OR和RR?用大量实例来讲解

  • 只看楼主
  • 页码直达:
  • 直达末页
  • 图片模式
楼主 医小咖
医小咖
铁杆站友

  • 16
    积分
  • 940
    得票
  • 194
    丁当
  • +1 积分
  • 1楼
这个帖子发布于4年零118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。

来源:“医咖会”微信公众号

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都可以评价暴露因素(Exposure)和疾病的发展是否存在关联,以及当这个关联存在时,强度有多大。

(Tips: 暴露,是指具有某项特征(如年龄、性别等)、某行为(如吸烟、高脂饮食等)或接触某种待研究的物质(如雾霾、重金属等)


一、先举些例子说下RR

当我们开展一项队列研究时,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:暴露组研究对象的发病风险是非暴露组研究对象的多少倍?这个“多少倍”就是我们常说的RR(Relative Risk, 相对危险度)。

RR = 暴露组发病风险/非暴露组发病风险

当然,RR不一定是发病的相对风险,也可以是其它事件(比如怀孕、残疾、死亡、不良事件等)的相对风险。

表1. 不同研究因素和结局的RR值含义

显然,RR值是两个率的比值,因此一定是正数。当得到一个RR值后,又该如何解释呢?

表2. RR值及其意义

那么,RR值又如何计算呢?

表3. 队列研究中RR值的计算

上表中,暴露组的发病率为a/(a+b),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为c/(c+d),按照RR值的定义:

RR = 暴露组发病率/非暴露组发病率 = (a/(a+b)) ÷ (c/(c+d))

例如,某研究者想观察吸烟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,开展了一项队列研究。研究对象为5000名吸烟者(暴露组),6000名不吸烟者(非暴露组)。前瞻性的观察1年后,冠心病的发病情况见表4。

表4. 队列研究中RR值的计算

在这个例子中,吸烟者(暴露组)发病率 = 98/(5000人*1年) =19.6/1000人年,不吸烟者(非暴露组)发病率 = 103/(6000人*1年) =17.2/1000人年。

RR= 暴露组发病率/非暴露组发病率 = (19.6/1000人年) ÷ (17.2/1000人年) = 1.14


在实际研究中,计算RR的同时,还应当计算RR的95%可信区间和相对应的P值。之后,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和专业知识,就可以判断该暴露是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、保护因素还是无关因素了。

实际上,除了队列研究,随机对照试验(RCT)也可以计算RR,因为RCT也是先对研究对象分组,再前瞻性地观察结局的发生情况。因此,RCT中RR的解释和队列研究中是一样的。

RCT中RR = 干预组发病风险/对照组发病风险

2016年10月15日,Lancet刊出了一项RCT《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中,右旋美托咪啶预防术后谵妄的效果和安全性》(Lancet 2016; 388: 1893–902)。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使用右旋美托咪啶相对于安慰剂,术后谵妄发生率的风险比,该文选用了OR来评价。

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exmedetomidine group (32 [9%] of 350 patients)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(79 [23%] of 350 patients; odds ratio [OR] 0.35, 95% CI 0.22–0.54; p<0.0001).

那么,RCT是否可以报告OR?如果可以报告,又该注意些什么呢?

  • 邀请讨论
  • 不知道邀请谁?试试他们

    换一换
2016-11-11 10:22 浏览 : 28110 回复 : 37
  • 投票 37
  • 收藏 516
  • 打赏 2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山东一乡镇卫生院院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
楼主 医小咖
医小咖
铁杆站友

  • 16
    积分
  • 940
    得票
  • 194
    丁当
    热
  • 2楼

二、为什么要计算OR

在回顾性研究(如病例对照研究)中,研究对象是已经患病的“病例组”和未患病的“对照组”,研究者回顾性地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,因此无法计算发病率等指标。

图1. 队列研究设计示意图

 

图2.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示意图

 此时,要评价暴露和疾病是否存在关联,以及这个关联的强度有多大时,就不能直接计算RR了。

比值比(Odds Ratio, OR)作为RR的一个替代指标,在回顾性研究中可以评价暴露因素和疾病的关联强度。

 

三、什么是OR

某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结果如表5。

表5. 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

OR =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/对照组的暴露比值

病例组的暴露比值(Odds病例)= (a/(a+c)) ÷ (c/(a+c)) = a/c

对照组的暴露比值(Odds对照)= (b/(b+d))  ÷ (d/(b+d)) = b/d

比值比(Odds Ratio)= (病例组的暴露比值(a/c))  ÷ (对照组的暴露比值(b/d)) = ad/bc

与RR相似,OR是两个比值的比,因此一定是正数。OR的解释与RR也类似。

表6. OR值及其意义

2016-11-11 10:25
  • 投票 7
  • 收藏 7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2021.02+中医药单用/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
楼主 医小咖
医小咖
铁杆站友

  • 16
    积分
  • 940
    得票
  • 194
    丁当
    热
  • 4楼

四、OR计算举例

某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,病例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膀胱癌患者,对照组为2型糖尿病但不合并膀胱癌患者。病例组和对照组各纳入20例,回顾性调查两组患者吡格列酮的使用情况,数据见表7。

表7. 吡格列酮和膀胱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

OR = (病例组的暴露比值(a/c)) ÷ (对照组的暴露比值(b/d)) = (12/8) ÷ (9/11) = (12×11) ÷ (9×8) = 1.83


五、OR值近似RR值的条件

OR是在无法计算RR的研究中,寻找的一种替代性方案。那么OR能否估计RR呢?

实际上,在队列研究或者RCT这样的前瞻性研究中,不仅可以计算RR,也是可以计算OR。但很多队列研究或RCT在报告结果时都会使用RR,这是因为RR对于临床意义的解释更加明确(如干预组有效率是对照组的多少倍,手术组死亡率是药物组的多少倍,等等)。

如果在队列研究或者RCT中,研究者选择报告的是OR而不是RR,那么研究者应当清楚两者是否有差别,以及差别有多大。

2016-11-11 10:34
  • 投票 8
  • 收藏 9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  • • 文献求助
楼主 医小咖
医小咖
铁杆站友

  • 16
    积分
  • 940
    得票
  • 194
    丁当
    热
  • 6楼

以下举例说明:

例1:A研究是一项RCT,得到的结果如表8。

表8. A研究的资料整理表

RR = (20/1000) ÷  (10/1000) = 2

OR= (20×990) ÷ (10×980) = 2.02

可以看到,OR与RR基本相等。


例2:B研究是另一项RCT,得到的结果如表9。

表9. B研究的资料整理表

RR = (500/1000) ÷ (250/1000) = 2

OR = (500×750) ÷ (250×500) = 3

可以看到,OR与RR差别明显。

那么,这两个例子有什么不同呢?


我们来看看这两项RCT的总体有效率:

例1中,总体有效率 = (10+20) / (1000+1000) = 1.5%

例2中,总体有效率 = (500+250) / (1000+1000) = 37.5%

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,当总体率较低时,OR可以近似为RR;但当总体率较高时,OR与RR差别明显(这里的总体率可以是发病率、死亡率等)。

我们再来看Lancet这个研究报告的主要结局:

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exmedetomidine group (32 [9%] of 350 patients) than in the placebo group (79 [23%] of 350 patients; odds ratio [OR] 0.35, 95% CI 0.22–0.54; p<0.0001).

该研究中,术后谵妄总体发生率 = (32+79) ÷  (350+350) = 15.9%,RR = (32/350) ÷  (79/350) = 0.41。 (这里RR、OR都小于1,数值越小说明干预措施对结局的保护作用越强)。

(内容摘自“医咖会”微信,介绍得比较详细。内容太多,发了好几次都发不出来,只好拆成多个部分发了。)

2016-11-11 10:40
  • 投票 11
  • 收藏 19
  • 打赏
  • 引用
  • 分享
    • 微信扫一扫

    • 新浪微博
    • 丁香客
    • 复制网址
  • 举报
    • 广告宣传推广
    • 政治敏感、违法虚假信息
    • 恶意灌水、重复发帖
    • 违规侵权、站友争执
    • 附件异常、链接失效
    • 其他
世界真美好 编辑于 2016-11-11 11:00
  • • 卡塔格内综合征?

关闭提示

需要2个丁当

丁香园旗下网站

  • 丁香园
  • 用药助手
  • 丁香通
  • 文献求助
  • 丁香人才
  • 丁香医生
  • 丁香导航
  • 丁香会议
  • 手机丁香园
  • 医药数据库

关于丁香园
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丁香园标志
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加盟丁香园
  • 版权声明
  • 资格证书

官方链接

  • 丁香志
  • 丁香园新浪微博
引用回复